潮新闻客户端 应陶 卜金 叶阳
【资料图】
千万工程
清晨,之江村畔,夏日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,洒向江面,柔和日光映衬着正在撒网的渔夫,这一画面让无数摄影爱好者慕名而来。2022年,该村共接待游客42.8万人次,累计实现旅游收入2073万元。
傍晚,城市华灯初起,星星闪烁,被万亩茶园环绕的星空露营准点营业。入夜后的盘山村静幽幽,却有游人笑声不断,与蝉鸣互相打趣……
如今,随处走访建德乡村,这里风景、人文、产业,四季皆宜。渐渐,“宜居建德”的城乡形象在浙江大地上出圈、出彩。与此同时,逐年收获的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、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市、国务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等“国字号”荣誉,为建德之美不断正名。
杭州建德,这座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的县域,也受制于“八山一水一分田”的空间制约,同样面临着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困境。它,究竟如何破题?在一县之域内,又如何从割裂到聚合,形成城乡要素融合之势的可能?
答案还得从20年前,浙江开启全面推进“千万工程”之时说起。
生态是基 亦是破题之源
城与乡,均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两大空间载体。有城便有乡,有乡亦有城。
20年前,我国刚刚迈进千禧年不久,改革开放深入推进,让浙江这样的东部沿海大省迎来经济快速发展期,城市化进程也进入加速时间。这样的背景下,“向往城市”“不愿回乡”的趋势出现,城乡差距越拉越大。
彼时,地处浙江西部山区的建德,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:年轻人选择离乡,老年人留村,村里没有发展的动力,暴露的缺点扎堆,环境脏乱差尤为明显。
“当时进村流行一句话,‘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身泥’。”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至今都记得曾经进村的场景,“也就是那年开始,浙江开始对村庄环境进行重点整治,改水改厕、治污治水、清洁保洁、序化美化等。”
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工程的起源,就是从“选择1万个左右的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,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示范村”的目标开始。整治的重点之一,就是村容村貌与农村生态环境。
“建德当时有518个行政村,按照省里的标准,只有四五十个村成为示范村,剩下全部都是整治村。西部各区县的情况也差不多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这一划分,新的问题又随之暴露:成为示范村的大多是“优等生”,借着这一机会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财政补助,但反观整治村,先天基础差、未得到更多帮助,“上进”的动力也明显不足。
如何是好?根据基础条件、集体经济收入等实际情况,建德因地制宜创建了农村星级新社区的做法,鼓励不同类型行政村按梯队培养的思路,进行阶段性整治,并通过“以奖代补”的形式给予奖励。
随后几年,建德大力推进星级创建,并开展清洁乡村大行动。到2010年,已实现80%以上行政村达到星级标准。
得益于此,乾潭镇下梓村迎来天翻地覆的变化。“以前村里连电费都交不起,但现在,我们铆足劲搞美丽乡村,不仅对景观做了亮化,河道做了提升,还在家家户户门前做起了美丽庭院。”下梓村党总支书记陈天飞说。
《我们这十年·心之所向》在建德乡村拍摄
美丽升级 激活特色产业
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,浙江以环境整治开了篇——村里通了农村饮用水,家门口修了新道路,河道清清少了污染源……乡村确实变了样。可想要留下人,并不是只凭基本生活可以满足就有吸引力,还是得有产业。
于是乎,在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端,浙江就从“千村示范、万村整治”迈向了“千村精品、万村美丽”。也就在这一时期,建德依山傍水的生态优势,成为这里乡村弯道超车的法宝。
以水为题,建德拉开了美丽乡村的画卷。这幅画卷具体为何?不如乘船沿新安江自上而下,体验一番人在画中游。
一路上,先是看见省级民族乡村——洋溪街道团结村里吹起的“最炫畲族风”,畲族婚礼、畲族文化节等民族活动热闹全年;行至三江口,如若恰好傍晚时分,建德独有的“九姓渔民”渔家文化开始唱晚,星星点点的渔船灯火里,可以感受三都镇三江口村的渔村魅力……
行船所见,皆是美丽乡村“点亮”的美丽经济。但要知道,如果乡村百花齐放难以形成区域特色,串点成线、全域打造,才是破题关键。
随之,“八美联动”,全域建设美丽建德正式启动。沿黄金水源新安江至富春江段,建德累计建成341公里的“一轴一廊五片十线”美丽乡村风景线,串联起13个美丽乡村示范乡镇、30个特色精品村、37个3A级景区村、6条美丽河湖。建德也以三江汇流风貌区的美丽定位,成功创建为全省城乡风貌县域样板区。
发展至此,浙江变美的乡村,从无人问津,走向了游客爆棚,火了乡村游。近10年来,建德乡村共引进社会资本建成各类重大产业项目33个、累计投资52.86亿元;精品民宿类项目50个、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。村民们的日子也在渐渐变好。
但这就意味着城与乡之间,没了隔阂吗?
我国正在构建的新发展格局,就是“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,推动城乡融合发展”。因而浙江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升至美丽城镇建设,以一镇一品布局特色产业。
浙江美丽城镇的起点,就在建德梅城镇。古时与杭州府齐名的严州府治所在地梅城镇,一度因发展滞后沦为脏乱差的小集镇。经过美丽城镇建设、千年古城复兴,重新开城的严州古城再现千年前的辉煌模样。在此之后,古城内游人如织,群众生活品质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,宋韵文化也新增了溯源之地。
在建德,美丽城镇的代表不只有此,还有大同稻香小镇,尝试过“稻田+时装”“稻田+小火车”“稻田+科技”等多种跨界;有杨村桥草莓小镇,将“建德草莓”的招牌叫响全国;有寿昌航空小镇,从废弃工业老厂房转型成通航类特色小镇,构建起通航制造、通航服务、通航文旅串起的通航特色产业链条;有大慈岩荷美小镇,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“里叶白莲”的原产地;还有钦堂乡与浙金中心深度合作,“钦向未来”链组党建持续助力强村富民。
经美丽城镇建设后的梅城严州古城举办水上婚礼,吸引游客驻足观赏。
和而更美 共建未来乡村
时光流转20年来,浙江乡村变美了、变富了,城乡间的差距在慢慢变小。那么,未来的乡村,又该是何模样?接过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这一任务的浙江,瞄准了新目标——“千村向未来、万村奔共富”。
共同富裕的新目标,是先富带后富,是让乡村发展达到高质量、高水平的平衡,包括了公共配套、产业要素、人才资源等各方面。因而,以系统思维为方法论、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建设乡村治理体系,在浙江各地如火如荼推进着。
建德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:“城乡间的差距,不只是在配套上,更在人心。这一阶段的目标,就是要让村民的心态从‘要我’转变成‘我要’。”
凝聚人心,还得将心比心,打通与群众沟通的渠道。在建德寿昌镇,“走村不漏户、户户见干部”是历届党员干部都践行的准则。其核心,就是让治理的重心下沉到村,让党员干部长期走进村,把群众需求与问题带回来并解决掉。目前,寿昌镇已实现90%以上村内问题可实时线上解决。
“寿昌经验”的探索,也激发了建德要向全域敞开乡村数字治理大门的畅想。2020年7月,“建村钉”平台的正式上线,让畅想变成了现实。
该平台负责人说:“原先,基层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比较有限,觉得麻烦的人可能就不反映了,但心里留下了疙瘩。时间一久,政府的群众基础也就差了。所以‘建村钉’的作用,就是集宣传发布、在线沟通、协同办公、便民服务、功能集成等于一体,让群众反映有渠道、需求有回馈,畅通无阻。”
上线后的3年里,该平台用户已实现所有村户全覆盖,成为“市、镇、村、组、户”五级管理的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,每日活跃度最高达10万人。2022年,“建村钉”平台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治理典型案例。
共同富裕旗帜飘扬,未来乡村是人人共建共治的乡村,同样也是人人共惠共享的乡村。除了物质富裕的普惠,更重要的是精神富有的共享。
在建德乡村,“文艺范”已是潮流。近年来,建德通过市里派、基层挖、乡贤找等方式遴选出48名文艺村长,按照“一村一策、双向选择”的方式进村组建文艺队伍,开展文化走亲、公益课程、文艺队伍培训等活动。作为航头镇航川村的文艺村长,范胜利在村里办起了乡村摄影艺术学校。他说这是他退休生活里最有成就的事了。
为村里配齐了“唱歌”的人,下一步就是为村里搭建“唱歌”的舞台。今年来,建德通过整合各村文化礼堂、新时代精神文明实践站点等文化阵地,打造“文化乡集”。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村里的文化阵地充分用起来,并能用到村民的心坎里去。”建德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。
浙江“千万工程”实施20年,也是建德乡村迎来天翻地覆变化的20年。2021年11月,建德获评全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;今年6月,建德还首次夺得全省神农鼎·铜鼎。相信在目之可及的未来,建德的美丽乡村会更加多彩,与城市的璀璨交相辉映。
(图片由建德市委宣传部、建德市农业农村局提供)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关键词:
品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