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4月8日至9日,济宁举行人才科技立异展开大会,现场签约闻名高校、特聘人才大使、赞誉科研先进,并要举全市之力,打造高质量科技人才生态。
在这场大会上,济宁不光一口气延聘了11位院士作为济宁市“人才大使”,还与山东大学、华东理工大学等名校到达战略协作,会集签约了一批人才科技项目,触及13个县(市、区)和功用区,合计31个项目,合同总投资35.92亿元,引入人才210人以上。
(资料图片)
这座常住人口800多万人的传统工业城市,一直把人才作为“榜首资源”。到2022年底,济宁人才资源总量到达142万人,是“十二五”末的1.65倍。
良禽择木而栖,在城市规划、展开实力和区域招引力等诸多方面均不占优势的情况下,济宁招引人才绝非易事。对此,济宁下了哪些硬功夫?
牵头抓总。在将人才确定为“榜首资源”后,济宁不只出台了诚心十足的“20条人才金政”,更坚持从人才引育、政策供应、服务优化、科研成果转化等全方位、多角度下手,不断推动人才链与教育链、工业链、立异链深度对接。
引育结合。在扩展人才队伍的方法论上,济宁做到了引、育两手抓:一方面树立引才工作站,延聘院士担任“人才大使”,经过专家推荐、猎头寻访等方法,引入院士等顶尖人才团队和高层次领军人才。举行高层次人才立异创业大赛,展开线上线下招聘会,2022年展开“名校人才直通车”等线上线下招聘会60场,让人才或为济一切、或为济所用;另一方面组建了全省首家技工教育集团,批量培养合适区域工业展开的专业技能人才。
拴心留人。对标全国一流、全省抢先,出台了《关于加强和改善新时代济宁人才工作的施行定见》,从渠道打造、人才引育、机制立异、金融赋能、优化生态等方面,大幅进步政策扶持力度。
处理“要害小事”,晋级“圣地人才一卡通”服务功用,发布第一批“一卡通”合伙人8家,配备服务专员699名,推动政策自动找人、精准服务到人;高效执行子女入学、保健就医、寓居购房等,施行人才安居工程,2022年新筹措人才住宅4571套,展开“七彩暑托班”服务、大力展开婴幼儿托育服务,各种后顾之虑都得到有针对性地处理。
渠道加持。环境好,则人才聚、工作兴,2022年,济宁与北京大学等59家“中字头”“国字号”大院大所新签定协作协议。其间,40家树立实体科创载体,并以此加快“两图谱三渠道”晋级,推动753家攀爬企业与高校院所树立产学研协作关系。
立异渠道同步提级。济宁要点培养的高能级企业研制渠道,获批全省仅有省级智能进程操控技能立异中心,2022年全市新增省级以上立异渠道83家。施行了新一批“全球揭榜”项目,储藏严重技能297项,辰欣药业等6个项目获批省级要点立异项目,数量居全省前列。
在人才质量上,济宁更是一点不含糊。数据显现,近年来,济宁累计引入协作院士92人,申报当选国家级、省级人才工程815人,培养高技能人才25.5万人。
如此高标准的人才政策及人才队伍,必定伴随着真金白银的支付。仅2022年,济宁便完成人才政策资金2.27亿元,供给“科技贷”“人才贷”等金融服务14亿元。如此“下血本”,济宁有自己的考量。
面临新的商场局势,传统工业对城市展开的奉献正在逐渐衰减,作为一座工业城市,济宁有必要换个思路。依据济宁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,济宁正在培养高能级工业集群,力求在高端配备、高端化工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医药、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能等工业完成新打破。转入新赛道,就要启用新“赛手”,这是济宁有必要要做的挑选。
事实上,济宁做得挺好,也收成了报答。2022年,济宁新培养国家高新技能企业400家,新建省级以上立异渠道80家,全社会研制投入增幅全省第1位。新增国家要点人才工程人选、泰山工业领军人才25人,规划以上工业企业研制组织建有率全省第2位。“231”先进制造业集群能级明显提高,7个集群、13家企业当选省“十强”工业“雁阵形”集群和领军企业库。获评省级以上单项冠军、专精特新、瞪羚企业253家,新增国家级要点“小伟人”企业5家、全省首位。
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。济宁正继续“抢滩布阵”,鼓励万千英才在这座孔孟之乡立异创业,为“聚全国英才而用之”赢得自动和先机。
(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复兴 鞠杰 孟一 实习生 李雨桐 报导)
以上便是【齐鲁政情丨在这场大会上,济宁一口气延聘了11位院士“人才大使”】的全部内容,如果喜欢可以关注037q.com的其它文章哦。
关键词:
品牌